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2020-07-24 来源:四川会计网 阅读量:3344

导读:企业所得税在做账的时候主要通过所得税费用与应交税费等科目核算,每个月要计提所得税,那么具体来说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呢,下文马上为大家解答.主要分为计提与缴纳两个步骤,详细资料已经整理出来了,欢迎阅读.

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2.缴纳季度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②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比照上述原则调整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及有关科目.

 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企业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递延所得税的定义: 由在会计上已经入账但在税务上尚未入帐的一项收入而引起的负债,这项负债记入资产负债.

递延税款是指由于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会计利润(利润总额,下同)与应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该差异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核算确认,而在"应付税款法"下不予确认.

根据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可分为:

1.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当期会计利润大于应税所得,未来需要交纳的税款.

2.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当期会计利润小于应税所得,未来可以获得抵减的税款

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时间性差异通过"递延税款"科目核算.期末,如果"递延税款"科目为贷方余额,则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税款贷项"项目;如果"递延税款"科目为借方余额,则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税款借项"项目.

对于"递延税款借项",说明企业由于以前的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未来可以获得抵减的所得税;

对于"递延税款贷项",说明企业由于以前的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未来需要交纳的所得税.

根据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这个问题,我们也学习了所得税的相关内容,其中大家比较难把握的就是衍生的递延所得税,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的核算我们要清楚其原理是什么,有需要的可以查阅本站相关文章,感谢大家的关注.

大家都在问
您正在与金牌答疑老师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