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前估值和投后估值的算法

2020-08-17 来源:四川会计网 阅读量:24902

导读:企业在融资的过程,是需要进行估值的.融资前要进行投前估值,融资后要进行投后估值.不同的估值方式计算也是不同的.本文就来为大家讲解投前估值和投后估值的算法.下面的文章中小编通过举例的方式进行了解答,请参考.

投前估值和投后估值的算法

投前估值和投后估值分别是指获得融资前后的估值.

举个栗子:

(1)投前估值:某创业公司引入投资人,约定投资200万元,投前估值1000万元,则该投资人在创业公司的股份占比为200/(1000+200)*100%=16.67%;

(2)投后估值:某创业公司引入投资人,约定投资200万,投后估值1000万元,则该投资人在创业公司的股份占比为200/1000*100%=20%;

一般而言,投后估值是指包括本次投资款在内的估值,投后估值则是未包含本次投资款的估值,从投资人的角度,同样的投资金额,同样的估值,采用投后估值计算能获得较多的股权占比;从创业者的角度看则相反.

期权池的设立

1、如投资协议约定期权池股份完全从创始人的股权份额中出,投资人坐享股权激励带来的好处却无须付出任何的代价,对于创始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2、如投资协议约定,期权池由原股东和投资人共同预留,则期权池的设立的是由所有的股东共同分割出一部分纳入期权池.

举个栗子,如果引入投资人后,公司的股权结构为:创始人团队80%、投资人20%,现设立期权池(期权池规模为10%),创始人团队和投资人按比例分别拿出8%和2%凑成10%的期权池,此时公司的股权结构为创始人团队72%、投资人18%、期权池10%.这种做法对于创始人来说是最有利的.

 投前估值和投后估值的算法

公司是如何估值的呢?

在投融资领域,估值类型有四类,分别为相对估值法、绝对估值法、成本法、收益法.

相对估值法:是用可以比较的其他公司(可比公司)的价格为基础,来评估目标公司的相应价值的方法.

收益法:也叫收益评估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标的资产价格的一种评估方法.

成本法:是指按照投资成本进行计价的方法,通过求取评估对象在评估时点的重置价格或重建价格,在扣除折旧的基础上,来估算评估对象的客观价值的方法.

绝对估值法:是通过对上市公司历史及当前基本面的分析,对未来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财务数据预测,获得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它是一种现金流贴现定价模型估值方法.

对于投前估值和投后估值的算法,文章中举例进行了具体的解答.看了文章,大家学会了吗?公司在融资中,估值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成本法、收益法、相对和绝对估值法.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不同的估值方法.上文的内容就介绍完毕了.

大家都在问
您正在与金牌答疑老师聊天